珍爱亲情远离传销
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的惯用手法有哪些?
(1)传销组织极力要求鼓吹“传销能使人迅速发财致富”。但加入者交纳成千上百的“入门费”或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商品后,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传销组织者擅长胡吹乱侃,花言巧语,他们往往把传销说成是“加盟连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不择手段诱骗他人交钱如伙。
(3)传销组织者以上课、培训、开会等名义,租用民宅对新加入者进行集中封闭强制“洗脑”,传授种种骗人牟财方法。
(4)传销组织者擅长利用亲情、乡情、同学情,把善良的人们骗到人地生疏的异地,骗其入伙。稍有反抗,就采用恐吓、威逼,控制人生自由等非法手段,迫其就范。
(5)传销组织者为了扩大团队,竭力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极少数上线头目从下线人员身上获取大量血汗钱,绝大多数下线人员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传销骗人的伎俩
伎俩一:在传统的传销模式中,传销的利润来源不是靠零售产品而仍是靠“拉人头”、“骗取入门费”和“团队计酬”等特定表现形式。
伎俩二:暴力与精神双重控制。传销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不少人被“洗脑”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对传销和变相传销理念深信不移。除此之外,传销组织还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继续诱骗朋友、同学加入。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同学、同乡、战友,其不择手段的欺诈方法,导致人们之间信任度严重下降,引发亲友反目,甚至家破人亡。
伎俩三:没有商品的“销售”。查获的传销活动通常都是无商品的销售,就是俗称的“拉人头”销售。这些传销以骗来多少人为依据进行计酬和提成,所谓的商品只是作为一个媒介,并没有到消费者的手里。
伎俩四: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
伎俩五: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学生加入传销组织。传销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心态,掩盖非法传销的事实。一些在校学生求职心切,而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高收入”使他们丧失了抵制诱惑的能力,加之传销组织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导致一些在校学生迷失于传销漩涡中难以自拔。
传销的危害是什么
近年来,传销进一步发展为以“拉人头”、资本运营、网络传销等为主要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了逃避打击,传销活动也有公开转入地下,采取更为隐蔽,更为恶劣的手段进行不法活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严重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传销的危害突出其不意表现在:
一是传销不仅违反了国务院禁止传销的规定,还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伴随传销发生的偷税漏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贩私、非法买卖外汇、非法集资、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大量违法行为,给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破坏。
二是传销侵害的多是弱势群体。被骗参加传销的人员中,大多是农民、下岗职工、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还出现在校学生、少数民族群众等被骗参与传销的情况,绝大多数参加者被骗后血本无归,有的甚至生活无着。
三是引发治安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一些人被骗后走上了偷盗、抢动、械斗、卖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加上一些黑势力犯罪团伙等参与其中,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稳定造成的严重危害。
四是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冲击。传销引发的夫妻反目,父子相向,甚至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在给传销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给其家庭也造成巨大伤害,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是传销组织、策划者对参加人员实施精神控制。传销通过对参加人员培训“洗脑”,宣扬所谓的迅速发财致富等传销理论,使人沉溺于“发财梦”中不能自拔,诱使参加者不择手段大肆从事欺诈活动。
如果发现传销活动,请及时向发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电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公安机关110。
【来源:保山市工商局】
警惕网络传销严防上当受骗
一、什么是网络传销
网络传销主要是指依托网站,利用民众贪财心理,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收取入会费、平台维护费或会员资格费来牟利,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网络传销的发展从最初的以网络为宣传平台或计量方式的传销模式,逐步过渡到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的传销模式,即以自有网站为依托,通过后台数据库支撑,将网站建设成为集宣传推广、计量计酬、人流资金流统计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传销在网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互联网发布传销信息的,就是在网上开辟专门网站,集中散布传销信息,诱骗网民上当。这些信息往往以“资本运作”、“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网络加盟”、“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网络直销”、“网上培训”、“点击广告即可获利”、“消费养老”、“积分返利”等面目出现。还有一种是在网上建立传销系统,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活动。即在互联网上发展人员,要求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积分、返利等,并且要求继续拉人加入或发展下线,所发展的人员越多,获得的报酬就越多。这些有可能是网络传销骗局。
二、网络传销的类型和方式
网络传销就像病毒一样,会不断出现新的变种,目前网络传销主要有“纯网式”和“嫁接式”两大类。“纯网式”是目前主流的网络传销类型,即拉人加入、信息传递等,均通过网络来实现。目前,“纯网式”的传销在欺骗方式上主要有五种“版本":第一种是“传统传销网络版”。传统传销以互联网为平台,借助网络来推销实物商品,发展下线营利,这种操作方式较低级,行为过于明显,已逐渐被传销分子抛弃。第二种是“电子商务版”。传销组织利用网民对电子商务认识盲区,假借国家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有关政策,以“网络营销”、“网络直销”为名,大肆鼓吹电子商务快速致富的神话,变相收取“入门费”,并设定各种奖励方式,激励会员发展下线,这是目前传销分子惯用的欺骗方式。第三种是“投资理财版"。传销组织假借“个人理财”名义,以私募基金、发行原始股为幌子,骗取网民入会来获取高额利润,并以“返还原始股、回报基金”等激励措施,鼓动入会者发展会员。第四种是“网络游戏版”。该模式往往在各游戏论坛、QQ群大打诱人广告,号称会员只需在游戏中充值,就可以通过网游赚取各种游戏币,继而兑换现金,如果推荐其他用户注册充值还可以获返现金。第五种是“资本运作版”。传销组织打着“资本运作”、“连锁销售”的旗号,一方面以投资一笔资金,即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大额盈利为诱饵,骗取参与者的高额入门费;另一方面以高额的提成回报,激励入会者发展下线。这些投资项目并不是针对任何产品或者服务,仅仅是纯资金运作。这种运作模式时下颇为流行。“嫁接式”网络传销类型,是近年刚出现的一种新颖传销模式,传销分子将网络与传统手法嫁接在一起,既利用网络扩散,又落地推广,“网上”和“网下”双管齐下,在具体操作上,传销组织一方面用网络传播方式推销产品变相收取入门费,并发展下线牟利,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年龄大或文化程度低,不具备独立上网能力的发展对象,他们寻找到当地的骨干代理,再由这些骨干通过种种关系秘密接触上述人员,用拉家常的话语,在不知不觉中给这些人员“洗脑”,然后在电脑上帮助这些人进行网上登记和输入推介人基本资料,这样经过“网上”和“地下”相结合,即拓宽了面又照顾到“点”,涉众面极广。
三、网络传销的危害
网络传销除了具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败坏社会风气、导致人们之间信任程度严重下降等传统传销的危害外,还具有以下危害性:
(一)欺骗性更强。一方面网络的虚拟给传销组织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掩体,传销组织中的主谋躲在幕后操纵,活动由明转暗,发展会员在网络上进行,而会员必须通过网站才能加入传销,并且使用的用户名都是假名或者代号,都有各自的登录密码,彼此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来完成。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传销所采用的欺骗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传销组织穿上了“电子商务”、“资本运作”、“投资理财”等马甲,以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和地方发展为幌子,喊着极具诱惑和欺骗性的口号,掩人耳目,遮盖其发展会员(下线)牟利的本质,许多下线人员没有判断能力,往往认为不是传销而是一种新型消费。
(二)涉众面更广。网络传销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与主要靠人际传播方式来拉人入伙的传统传销相比,显然其更具渗透力和影响力,能够获得比传统传销更多的会员资源。从以往查办案件情况看,参与者构成情况十分复杂,除参与者往往以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为发展对象或下线外,其发展对象已由原来的农民、下岗失业人员、中老年人等逐渐向大学生、个体私营业主、教师、公务员、公司高管、网店经营者等知识化、职业化群体转变和渗透,导致参与者缴纳的费用难以收回,经济损失巨大,危害程度更深。
(三)社会影响更大。借助于网络平台,传销的跨地域性更强,运营的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就更大。由于受到“资本运作”、“网络会员”等传销理念的洗脑,参与者执迷不悟,越陷越深,不仅经济损失大,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四)破坏了互联网诚信,恶化了电子商务环境。传销组织披上“电子商务”的外衣,大搞传销活动,一旦骗局被揭穿,不仅会给网络的诚信体系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深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不信任感,人们在网上购物的信心也会受到沉重的打击,电子商务将面临难以收拾的信誉危机。
四、如何辨别防范网络传销
“轻点鼠标,您就是富翁!”、“坐在家里,也能赚钱!”当人们浏览网页时,往往会被这些词语所吸引,但这些很有可能是网络传销陷阱。这些鼓吹“资本运作”、“加盟连锁”、“人际网络”、“电子商务”等口号,欺骗误导网民加入,都涉嫌网络传销。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网页散布传销信息,鼓吹轻松赚大钱的思想;还有一种就是建立网上交易平台,靠发展会员聚敛财富。无论哪种形式,都是违法犯罪行为。要想不上当受骗,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判断。在遇到相关创业、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其经营的项目并不创造任何财富,却许诺只要你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取“回报”,请提高警惕,没有这么轻松就赚大钱的事,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如果碰到亲朋好友、邻里同乡、同学同事战友等介绍并要求你交钱入会,交纳入会费后,按其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相关网站并要求让自己以发展会员、“拉人头”等方式不断引诱、诱骗和发展人员参加。当碰到类似情况和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其行为涉嫌传销,如果自己一时无法识别,就及时把相关情况向当地公安经侦支队(大队)、经济检查支队(大队)进行咨询了解或反映举报,在查清事实真相的前提下再作决策,这样会有效防止被骗陷入传销泥潭。
如果发现传销活动,请及时向发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电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公安机关110。
【来源:保山市工商局】
打击传销宣传口号
1、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2、禁传销、反欺诈,保稳定,促发展
3、禁止传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参与传销活动是违法行为
5、严惩组织策划传销的头目和骨干分子;
6、抵制传销为荣,参加传销为耻;
7、规范直销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8、打击传销,利国利民;
9、拒绝传销,从我做起;
10、举报传销,人人有责;
11、打击传销,规范直销;
12、传销是牢笼,入门人变虫;
13、守法经营,抵制传销;
14、求职需谨慎,传销是陷阱;
15、指望传销致富,生活没有出路;
16、珍爱亲情,远离传销;
17、传销骗人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陷饼;
18、传销致富路不通,竹篮打水一场空;
19、为了您和亲友的幸福,请远离传销;
20、传销发财是场梦,一旦陷入家财空。
【来源:保山市工商局】
下载:打击传销宣传材料